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
移动端
潮尚旅行移动端 m.icslx.com
公众平台
潮尚旅行服务号 即刻获取动态
全部
全部 目的地 玩法

客户服务电话 010-57276766

专属客服顾问 天乐

客服微信
13552710010

尖岩村的故事

网友投稿发布于 2020-05-24 22:05:10

潮尚旅行招聘大量兼职领队!!!

到明年,密云水库就建成60年了。密云水库的建成,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。但今天,我们要讲述的却是和它相望近60年的水库移民村——密云溪翁庄镇尖岩村的故事。

在近60年的光阴里,为了密云水库,尖岩村先后作出四次重要牺牲:举村搬离故土;关闭灌溉水渠;退出网箱养鱼和畜禽养殖。

在近60年的光阴里,奉献、探索、困惑、曲折、新生,伴随着尖岩村一路走来。它的发展历程也是每一个水库移民村的发展历程。它的奉献付出也是每一个水库移民村的奉献付出。它的故事同样值得大书特书。

老村沉水底

11月19日,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。站在水库西侧的刘家峪观景台,眼前烟波浩渺,天水相接。四五百米开外,一座库中岛被持续上涨的水面簇拥,只露出一个黛色的山尖。

“那就是我们村的后山。”78岁的刘显朋一下子就指出了尖岩老村的旧址所在。“你看那边的水库大坝,正好就建在我们村的枣树地上。”

在尖岩村老一辈人眼里,靠着白河的老村是地道的“鱼米之乡”。人均三亩水浇地,畦里种水稻,埂上撒黄豆,收了稻子还能种一茬玉米。还有满村的栗子树、枣树。一到冬天家家炒花生,炒栗子。

守着白河,老村虽不愁吃不愁喝,却经常遭受水患。特别是1939年,潮白河洪水泛滥,好多人家连屋都冲垮了。

也是为了根治水患,1958年,国家启动密云水库建设。尖岩村正是工程设计中的水库中心区,须举村搬迁。“国家说让搬就搬,全村老少没有一句怨言。”当时的刘显朋正是19岁的青壮年,“我记得是那年八月十五前后,就一个月时间,我们村100来户、400多口人,全迁到了6里地外的北白岩村。”

现在的尖岩村,有一百五六十位老人是当年水库移民的亲历者:小车推着,牲口驮着,大人肩扛手提,年幼的孩子坐在箩筐里。因为时间紧急,只带出了粮食、衣服和农具,板柜等大件的家具全留在了那里。这边村民紧赶慢赶往外搬,那边,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大卡车已经“突突突”开进工地。

1960年密云水库建成蓄水。没来得及拆除的尖岩老村整个被淹没,永沉于水底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磨洗,老村药王庙里的小学校、三人合抱粗的栗子树、使轱辘的甜水井,还时时出现在刘显朋的梦里,“不能忘,也忘不了,这是尖岩人的故乡,是尖岩人的根。”

关渠还清水

1962年,利用北白岩村划拨的土地,尖岩村水库移民新村建成。村民从周转地陆续搬进了新家。住的问题解决了,可口粮问题接踵而来。在新村,人均只有两分多地,而且多是荒坡野地。

“虽然是移民,但不能躺在国家怀里。”村民郑怀江记得,打从1963年起,村里就开始修水渠、大整地。水渠修在新村的北山上,绵延有4公里长,一头连着密云水库,一头连着山上平整出来的坝阶子地。

直到今天,这条水渠仍是尖岩村老一辈人的骄傲。“在那个年代,这就是我们尖岩人的‘红旗渠’。”刘显朋说。

水渠开凿在1964年的冬季。男人女人都上山,地头上红旗一面面。山上大多是石头,水渠基本上靠大锤、钢钎一寸寸地凿。清出的山石料,再用独轮车一车车地往外运。数九寒天,工地上热气腾腾。就着冷硬的窝头、大萝卜片儿,全村人用一冬一春的时间,修通了水渠,建起了扬水站,清凌凌的水库水上山了。

山上种稻是种不成了。可有了灌溉水,种麦子还是不成问题的。连续几年大整地,尖岩村在北山上开辟出了400亩水浇地。“种麦子同时还可以间种玉米,下茬还能接着种大豆,一年一亩地收一千五六百斤粮食不成问题。”当过村干部的郑怀江说。

靠水吃水。当时不仅是尖岩村,密云水库沿线有条件从水库取水的村庄皆是如此。而提供农业灌溉,也是当时密云水库承担的主要功能之一。

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,因为连续的气候干旱,密云水库逐渐停止农业灌溉,转而改向保证北京生活用水供应。

大约在1990年,尖岩村的引水渠彻底停用。没有水,麦子种不成了。曾经水气泱泱的麦田,逐渐变成了干旱玉米地、枣树地。仍然种着,收成却少了。

“国家让关就关,没有一个人提要求,尖岩人的思想都很淳朴。”当过村干部的郑怀江说起这次引水渠的关闭,颇有几分感慨。他把水渠的关闭,称作尖岩村继举村搬迁后,为密云水库作出的第二次牺牲。

20多年过去了,这段停用的水渠在山上仍能寻到踪迹,1米多宽的渠底被厚厚的落叶覆盖,一个时代过去了。

不养网箱鱼

靠水吃水。网箱养鱼也曾经在尖岩村兴盛一时。1985年左右,为解决村民增收的问题,尖岩村集体在距离水库大坝出水口2公里左右的地方,圈了一片水面,开辟了一个网箱养鱼场。

“养鲤鱼,3斤左右就能出水。每年秋季能出几百万斤鱼。”郑怀江回忆。水库里养出的鱼肉质鲜嫩,没有土腥气,现在的密云特色美食侉炖鱼就是从那会儿网箱养鱼开始火起来的。

1989年左右,集体的养鱼场由5户村民承包下来,“不愁卖,一年下来能赚五万多块。”当时的承包户之一赵景文成为村里首批万元户。现在已搬到密云城区居住的他,回想起那几年的风光,仍觉得美滋滋的。

网箱养鱼虽然经济效益不小,但投喂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,对水源却造成了污染。1995年,按照“饮用水源基地不从事人工渔业生产”的国际惯例,北京市要求限期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,2003年,网箱养鱼在密云彻底退出。

“牺牲”了养鱼,那就养别的,2001年,赵景文和三个兄弟一起,琢磨在村里养牛。哥儿几个凑了几百万元,全都投进了养牛场,最多的时候养着400多头奶牛,每天能产4吨鲜牛奶,专门为密云开发区的伊利供奶。

生意依然红火。但密云水库周边的保护措施也渐渐变得越来越严格。

去年,赵家四兄弟接到通知,密云水库周边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,尖岩村正是其中之一。配合镇村的清查工作,四兄弟的养牛场去年底首批关停,“前前后后投了有2000多万元,说不心疼那是假的。可生在水库边上,打小就知道密云人保水是大事儿,我们哥儿四个支持。”四兄弟里排行老二的赵景虎说。

去年以来,尖岩村连续清退牛羊800多只,猪1900多头,蛋鸡800多只。现在养殖清退工作仍在进行。这也是尖岩村为密云水库做出的第四次牺牲。

致富拓新路

种麦子不成,养鱼、养牲畜也不成。守着偌大的密云水库,眼巴巴地望着水,却吃不着水,尝不到水库带来的甜头。

“尖岩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?”一连串的禁限措施后,尖岩村一度陷入低迷。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渠道,全村467户人家,有一半是低收入户。有能耐的年轻人,基本上都到城里打工觅出路。

2012年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的王书平,盯上了村里的“巧厨娘”郭文凤和钱凤云。这两位巧厨娘做的栗子面点心活灵活现,又好看又好吃,常有城里人上门购买。“村里有的是栗子树,又靠着密云水库,发展栗子宴准保有人来!”受两位巧厨娘的启发,王书平和其他村两委干部眼前一亮。

可是要搞民俗游,村里破破烂烂的老房子首先就不过关。镇村干部到处争取政策支持,近两年,利用泥石流搬迁等补助政策,家家户户翻盖了新房。做栗子宴,光靠两位巧厨娘还不行,区旅游委、镇旅游办,屡次请大厨进村,手把手教村民从零学起。

栗子炖鸡、栗子扒白菜、栗子面窝头、栗子烧肉……在郭文凤家的菜单上,各种栗子菜肴有40多种。“家里结的几百斤栗子,原先都卖给小贩,现在全自己使,还不够用,我秋天又收了几百斤。”郭文凤说。“十一”黄金周的时候,家里客人爆满,光是栗子扒白菜,一天就卖出去20多份。

在尖岩村,可以做出满桌的栗子宴、接待游客的有30多家,另有60多户正在加紧培训、办理经营手续。

怎么样靠水不吃水,同时又能让村民过上好生活?尖岩村在几经摸索后,闯出了这条符合自身资源特色的发展道路。

在尖岩村村口,“尖岩移民风情村”“特色栗子宴”的大牌子已经醒目地矗立起来。虽然已经入冬,周六日循着栗子香味儿进村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,有的人家连春节期间的客房都已经订满。摆脱“低收入村”的帽子,对于尖岩村来说,已经不太遥远。

“尖岩村这些年的发展史,其实也是水库移民的奋斗史。有水库移民的奉献和奋斗精神在里面。”王书平琢磨着,来年要在村里建浮雕墙或者绘画墙,把尖岩村这些年的故事描摹下来,讲给来来往往的游客听。

尖岩村的故事,我们不会忘记。

为建设密云水库让出土地,为保护水源退出畜牧种养、默默保护水源的环水库数十万村民,我们也不会忘记。

奉献,将被永远铭记。

VICS CLUB

更多尖岩村的故事相关问题

问题:從首都機場到西柵子村的交通及冬天爬箭扣長城

回答:可以穿短袖露美腿,偶尔会有雾霾,不过没有关系,首都人民不带口罩也活了这么多年了,天气好的话,太阳的光会很强,要是女孩子一定要带伞和防晒衣,男孩子就无所谓了,哈哈哈 详情 >

问题:北京住哪方便坐車到懷柔?爬箭扣求推薦西棚子村的民宿?

回答:你好,八达岭长城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。 详情 >

问题:鸟巢,水立方,奥体国际村的开放时间,交通方式

回答:故宫已经取消了现场售票窗口,现场只针对外国游客提供购票服务。国内游客一律自行登录故宫官网,预约购票。凭身份证进入参观。 详情 >

问题:我北京出发一千公里以内的景点

回答:需坐101、103路公交到西四路口东站,地铁4号线西四站上地铁到北京南站。 详情 >

问题:这些地方有没有拥有美丽故事的景点

回答:你好,是啊,但是中间有些站要停。 详情 >